由再生龍 live CD 開機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會啟動再生龍輕量伺服器(Clonezilla lite server),將一個印象檔透過群播來大量佈署。
以電腦教室為例,我們選用其中一台學生機,該機有2個硬碟,第一的名稱是sda(在GNU/Linux下的第一個硬碟裝置名稱)的,第二顆硬碟為 sdb. 我們已經存在一個Clonezilla印象檔在第二顆硬碟上,掛載為/home/partimag/,印象檔名稱為"busterx64-mbr-20200728"內容如下:
root@debian:~# ls -l /home/partimag/
total 28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Jul 28 01:25 busterx64-mbr-20200728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Jul 28 01:26 Docs
drwx------ 2 root root 16384 Jul 28 01:23 lost+found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Jul 28 01:26 Photos
root@debian:~# ls -lh /home/partimag/busterx64-mbr-20200728/
total 295M
-rw-r--r-- 1 root root 641 Jul 28 01:24 blkdev.list
-rw-r--r-- 1 root root 371 Jul 28 01:24 blkid.list
-rw-r--r-- 1 root root 4.4K Jul 28 01:25 clonezilla-img
-rw-r--r-- 1 root root 144 Jul 28 01:24 dev-fs.list
-rw-r--r-- 1 root root 4 Jul 28 01:24 disk
-rw-r--r-- 1 root root 273K Jul 28 01:24 Info-dmi.txt
-rw-r--r-- 1 root root 187 Jul 28 01:25 Info-img-id.txt
-rw-r--r-- 1 root root 123K Jul 28 01:24 Info-lshw.txt
-rw-r--r-- 1 root root 4.5K Jul 28 01:24 Info-lspci.txt
-rw-r--r-- 1 root root 196 Jul 28 01:24 Info-packages.txt
-rw-r--r-- 1 root root 100 Jul 28 01:25 Info-saved-by-cmd.txt
-rw-r--r-- 1 root root 5 Jul 28 01:24 parts
-rw------- 1 root root 293M Jul 28 01:24 sda1.ext4-ptcl-img.zst.aa
-rw-r--r-- 1 root root 34 Jul 28 01:24 sda-chs.sf
-rw-r--r-- 1 root root 1.0M Jul 28 01:24 sda-hidden-data-after-mbr
-rw-r--r-- 1 root root 512 Jul 28 01:24 sda-mbr
-rw-r--r-- 1 root root 260 Jul 28 01:24 sda-pt.parted
-rw-r--r-- 1 root root 247 Jul 28 01:24 sda-pt.parted.compact
-rw-r--r-- 1 root root 140 Jul 28 01:24 sda-pt.sf
現在我們要將這個印象檔busterx64-mbr-20200728,使用再生龍輕量伺服器的群播功能,
大量佈署到其他台機器的sda上。
首先使用 Clonezilla Live CD 或 USB 裝置來啟動該台範本機電腦。例如, 如果妳使用 Clonezilla live USB 隨身碟, 就必須從 USB 裝置開機 (Ex. USB-HDD or USB-ZIP).必要的話, 需要在 BIOS中 設定 USB 裝置(USB-HDD 或 USB-ZIP)為第一優先啟動
下面,以光碟為例子, 在 BIOS 中先設定光碟為第一優先開機裝置 , 如下:
或當機器起動時使用快速鍵 (例如Esc,F8或者F9鍵) 來顯示所有的開機裝置, 如下:
更多關於您 從光碟或 USB 的開機與設定請參考機器主機板的說明書.
|
Clonezilla live 開機選單 |
Clonezilla live 開機選單如下:
"Clonezilla live (Default settings, VGA 800x600)": 第1個選項是 Clonezilla Live 的預設模式:使用 framebuffer 並設定螢幕解析度為 800x600.
第2個選項"Clonezilla live (Default settings, KMS with large font & To RAM)"是採用KMS模式,大字體,並且將所以Clonezilla live開機檔案放到記憶體中,亦即後續可以退出光碟或者隨身碟。
第3個選項"Clonezilla live with speech synthesis"是供盲人使用,會有語音合成發聲。
其他更多不同的開機模式可以從第4個選項 "Other modes of Clonezilla live" 進行選擇, 如: 1024X768 或 640x480 , 如下:
"Clonezilla live (To RAM. Boot media can be removed later)" 與第一個選項功能一樣,另外會將 Clonezilla Live 系統所需的檔案複製到記憶體中。所以,您可以在開機完後將開機裝置(CD 或 USB)移除.
如果您不需要顯示中文或其他語系供功能或您的顯示卡對 framebuffer 模式支援有問題, 可以選擇 "Clonezilla Live (no framebuffer)" 以英文環境進行.
"Clonezilla live (failsafe mode)" 選項是用在您無法正常啟動 Clonezilla Live 時,例如機器的 ACPI 功能不被核心支援時.
"Local operating system in harddrive (if available)" :只想啟動本地端硬碟的系統. 這是Clonezilla Live 額外的開機選項, 且 Clonezilla Live 不會進任何動作
"FreeDOS" :使用 Free DOS進行開機. T 這是Clonezilla Live 額外的開機選項, 且 Clonezilla Live 不會進任何動作.
"Memory test using Memtest86+," :使用 Memtest86+進行記憶體測試. 這是Clonezilla Live 額外的開機選項, 且 Clonezilla Live 不會進任何動作
"Network boot via iPXE" :透過iPXE 進行網路開機.如果您的機器並無網路開機(PXE)功能, 您可以使用這選項進行網路開機. 這是Clonezilla Live 額外的開機選項, 且 Clonezilla Live 不會進任何動作
|
選擇 800x600 模式, 按[Enter] 之後將會看到一個以 Debian Linux 的開機流程 |
|
選擇語言 |
|
選擇鍵盤 |
預設為 US 鍵盤, 按 [Enter] 即可 (即為"Keep"選項).
若想變更鍵盤, 選 "Change",然後依照選單說明,選擇想要的鍵盤.
|
選擇 "使用再生龍" |
|
選擇 "lite-server" |
注意一下那個提示的部份,後面會用到:
///提示! 往後如果有複選的選項讓你選擇,你必須使用空白鍵來標示你的選擇,被標示選到的部份會出現星號(*)///
|
啟動再生龍輕量伺服器 |
選擇"啟動再生龍輕量伺服器":
選擇用戶端開機的機制。這邊我們選擇用戶端會從網路開機(PXE或者uEFI網路開機):
選擇這台輕量伺服器所在的網路環境是否有DHCP伺服器。
這裡我們選擇自動偵測,若有發現,就使用現有的DHCP服務。
若沒有,我們必須在這台輕量伺服器啟動DHCP服務:
再生龍輕量伺服器自動偵測所在的網路環境是否有DHCP伺服器,
這個例子中有找到了,所以再生龍輕量伺服器會借用這個DHCP服務,
也就是用轉接(relay)的方式來交給所在的網路環境中DHCP伺服器來提供IP位址:
//注意//黃字的部份,有提示你必須確認現有網路環境中的DHCP服務可以提供足夠的IP位址給用戶端。
此外,因為所有連接到這個網路環境的機器若用網路開機都會進入再生龍模式,請務必確認這是你要的。
|
選擇 "local_dev" 來指定 sdb1 作為印象檔家目錄 |
其他選項, 如:sshfs, samba or nfs, 在網路環境是正常的就可以使用. 這是當您沒有第二顆硬碟時是相當有用的方式
選擇 "local_dev", 就可以將印象檔存到本機其他硬碟上或 USB 裝置. 如果使用 USB 儲存裝置,請等待一下後在將 USB 儲存裝置插上.
每個幾秒就會顯示裝置掃描的結果,如下面的提示
確認需要的裝置已經掃描到之後,按下Ctrl-C中止掃描,繼續下一步
|
選擇 sdb1 作為印象檔目錄, 然後選擇 "restoredisk" |
選擇 sdb1 作為印象檔儲藏庫
若不了解 GNU/Linux 下的分割區或硬碟名稱,參考下面:
分割區的命名是GNU/Linux下裝置的命名方式,第一顆硬碟中的第一個分割區是"hda1"或者"sda1",第一顆硬碟中的第二個分割區是"hda2"或者"sda2"第二顆硬碟中的第一個分割區是"hdb1"或者"sdb1"...。如果你要備份的是MS Windows的系統,一般狀況C:是hda1 (IDE硬碟)或sda1 (IDE/SATA/SCSI硬碟),D:可能會是hda2 (或是sda2)或是hda5 (或是sda5)等等...
選擇 /dev/sdb1 裡的目錄作為印象檔目錄. 這邊我們將印象檔放在最上層目錄,過程中記得要注意那個"目前選擇的目錄名稱",才是對應的印象檔儲藏庫路徑
Clonezilla 顯示硬碟的使用狀況:
選擇 "Beginner" (初學模式)
在 "Expert" 模式下會有更多進階參數, 如:是否要略去檢查分割區大小,略去重裝grub等。
更多細節參考這邊.
我們要做大量佈署,所以"massive-deployment":
選擇從印象檔來佈署"from-image":
若你要將輕量伺服器本機的硬碟中的檔案系統直接佈署到用戶端,不要用印象檔,就選擇"from-device"。不過,這樣的話,就只有BT (bittorrent)的方式可以用來佈署,沒辦法選用群播(multicast)或廣播(broadcast)。
選擇 "restoredisk" 選項:
|
選擇印象檔與目標碟 |
選擇再生龍印象檔:
選擇要還原之目標硬碟:
選擇是否要檢查印象檔:
建議還原前檢查印象檔,避免萬一印象檔有損壞,無法完整還原。
若你確認印象檔沒有問題,可以選擇"-sc0"來略去這個檢查。
選擇還原印象檔之後,用戶端要重開機,關機,還是到時候再選擇:
選擇要用群播,廣播,還是BT模式。這裡我們選擇群播:
選擇群播中的"clients+time-to-wait"模式,
我們將會指定被佈署的用戶端機器數目,還有等待的時間:
輸入用戶端的數目,本例我們輸入10台:
此外,我們設定等待300秒,也就是若只有其中9台來連到此Clonezilla lite server,
超過300秒之後,就不等另外一台,群播機制就會啟動:
因為我們剛剛有選要檢查印象檔,所以在啟動所有佈署服務之前,再生龍會檢查印象檔:
Clonezilla 出現此次工作的完整命令提示. 此命令可在製作客制化Clonezilla live時使用:
現在你可以把要被佈署的用戶端機器打開,使用網路開機。後續用戶端上佈署等的動作都會自動化完成,然後重開機。
如螢幕上所,只有當用戶端所有機器都完成你才可以在這台再生龍輕量伺服器上按"y"來結束所有佈署的服務。在用戶端佈署的過程中,絕對不要按"y"要不然相關佈署服務會中斷,用戶端會無法完成佈署。
|
完成大量佈署,結束佈署服務 |
當所有用戶端的佈署完成後,按下兩次"y"來結束佈署服務:
完成時,Clonezilla 提示若要再次使用再生龍選單的方式
- '停留在這個終端機畫面[第一個終端機(console 1)],然後進入命令列模式'
- '執行指令"exit"或是"logout"'
最後,可以選擇:
這邊我們對於輕量伺服器進行關機,當完成關機時,系統會要求退出光碟,然後在按下 Enter .
如此,大量佈署已經完成。
|